2011年11月14日 星期一

支撐與壓力(二)

支撐或壓力出現的位置

Ⅰ.過去發生的波峰或波谷,將是支撐或壓力區域
由於供給或需求無法在事前得知,因此要直接觀察支撐或壓力是困難的。但技術分析最重要的基本原理便為趨勢的演變將重複發生,因此觀察過去價格走勢將可以發現支撐或壓力的出現。當在某些區域,向上價格的走勢發生折返時,則顯示該區域附近將出現賣盤使得價格折返,因此該區域即為壓力區,尤其是當價格遇到該區域而發生折返的次數越多時,則這個壓力區將越有效。同理,當價格下跌到某些區域時,便發生反彈,則顯示這個區域具有相當的潛在買盤,因而形成一個支撐區。
由於發生過的經驗得知,價格到了該區域附近,發生了折返的現象,而需求或供給的行為模式是具重複性且不易改變的,因此我們將預期,如果價格再度回到該區域時,將再次引發賣盤,而使得價格再度折返,因此過去的波峰位置將預期是壓力形成的區域。同理,波谷的位置將是支撐所形成的位置。


Ⅱ.趨勢線為支撐及壓力的所在
由於價格走勢有其趨勢,因此所形成的波峰或波谷將隨著長期趨勢而改變,這意味著存在於投資人心中的理想供給價位或需求價位亦會隨著時間趨勢而有所修正。因此,數個波峰或數個波谷將可描繪出投資人心中對供給價位或需求價位之變動趨勢,這即是趨勢線所表現的支撐或壓力線。


Ⅲ.短線過熱將形成心理關卡,為壓力或支撐的所在
某些狀況下,由歷史資料所推斷的支撐或壓力會出現與目前價位相距甚遠的情況,但這個時候並不表示價格上漲或下跌短期內都不會遇到壓力或支撐。由於支撐或壓力為投資人心中的供需價位的集中區域,因此,當短線漲幅過大時,市場將會因為大多數人都達到了獲利目標,而造成獲利回吐的壓力。同理,當短線跌幅過大時,將會吸引投資人進場,而造成支撐。以台灣市場而言,短期內若價格漲幅超過約20%時,價格將會有拉回的情況。

Ⅳ.整數價位亦為支撐或壓力之所在
投資人獲利了結或心中理想的買點,通常或設定成整數價位,如40, 25, 100等。因此這種整數價位亦會成為價格的支撐或壓力,但時間不會太長。

Ⅴ.經常出現的價位亦顯示其為支撐壓力區
當價格經常出現在某數字區域時,許多投資人將會以該常出現的數值作為其買賣的決策點,因此這種價位將變成一個支撐或壓力區域。

Ⅵ.支撐及壓力將相互轉換
這是相當重要的一個準則。支撐或壓力並非絕對的概念,而是相對的概念。當價格向上對某壓力區進行突破前,將不斷的對壓力線作測試(即買盤進攻供給密集區間,並且無功而返的價格行為,如同試探賣壓的強度),每一次測試,都將消化掉一些賣壓。因此,當價格發生突破時,代表市場在該價位的累積需求已超過了供給,亦即突破代表市場參與者的結構發生改變,因而造成突破。在這個時候,市場參與者的信心十足,認定原來的壓力區正是價格上漲起點,未來空間大(這正是這群人買進的理由),因此在這個價位附近都是買點。於是,在原來的壓力區變成了需求密集區域,即支撐區。因此在當價格帶量突破壓力區時,原來的壓力區將轉變成為支撐區。而支撐區被價格穿破後,原有的支撐將轉變成為壓力區是相同的道理。
注意! 這個結構改變判定必須依靠成交量是否夠大來判定,若成交量不夠大,則不能確定市場參與者是否夠多到足以使結構發生改變,唯有突破配合大量的成交量,才能肯定市場結構發生改變。這也是為什麼一般人均以巨量與否來確認是否為有效的突破的道理。
支撐與壓力將相互轉換的另一個原因是投資人心理面轉變的因素。即使同一群投資人,也可能因為價格經常會回到壓力區域,而開始認為即使在壓力區域買進,發生損失的機會也不會太高。尤其是當壓力被突破時,這種心理面的轉折將顯著的發生,使得投資人對買進價位的設定將調整至原壓力區域,很明顯的,這個時候的壓力區已轉變成支撐了。而支撐轉變成壓力的道理亦同。